当我们谈到地球上的物种大灭绝时,你可能会想到6500万年前那次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事件,这次事件导致了当时地球上大约80%的物种灭绝了。
当然,你或许还会想到二叠纪大灭绝,这是一次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的事件,那时候甚至还没有恐龙,而这也是已知的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大约96%的物种灭绝了。
从灭绝的物种种类来说,这确实是最大的一次。
但如果你从灭绝生物的绝对数量上来看,它还不是最大的。23亿年前发生的“大氧化事件”,才是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
大氧化事件从某种角度来说,“大氧化事件”有些平淡,因为它灭绝的不是像恐龙一样拥有炫酷外表的生物,甚至称得上有趣的生物都没有。因为这是一次发生在细胞水平的生物大灭绝。
在地球诞生后的大约一半时间里(前20亿年),大气中几乎都是没有氧气的。地质学家们通过对古老的岩石的研究得知,当时的地球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甲烷、氮气组成。
自然界很难直接产生氧气,有了生物才有了大量的游离氧。因此,与一般人想的有氧气才有生命不同的是,氧气其实是生物的产物。
当时只有通过太阳的照射才能将极少量的氧气从二氧化碳分子中分离出来,但这部分分离出来的氧气也很快会被岩石中的铁以及随着火山爆发而喷出的氢吸收,氧元素很难以氧气形式在空气中存在。
火星岩石中的铁吸收被氧化后呈现出红色
38亿年前,海洋孕育了最早的生命,在那段时间里,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是厌氧生物,它们根本不需要氧气,甚至氧气对它们来说是有毒的,今天地球的深海海底还存在这样的厌氧细菌。
但是随着蓝藻的出现一切都不同了,蓝藻发明了一种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太阳光来生产糖类的方法。
蓝藻不是藻类,而是一种细菌
是的,蓝藻发明了最早的光合作用。在今天,所有的绿色植物都在用这种方法生产氧气、维持生长。
但是,氧气可不是植物或者蓝藻们有意生产了,与之相反的是,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代谢废物。而且,在当时的生物看来,这不仅是一种废物,甚至还是一种生物毒气。
在光合作用的最初几百万年里,新生成的氧气还能够被铁或氢等元素吸收,但随着氧气生产地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球大气终于能够积累下多余的氧气了。
在大约23亿年前,地球大气和海洋中的氧浓度超越了当时大部分生物的承受极限,大氧化事件开始了。
被氧气“毒死”正好当时板块运动较为平静,地球上只有少量的火山喷发,随火山喷发出的氢不足以吸收大气中日益增多的氧气。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岩石表面的铁和磷被氧化后,随着雨水冲刷进入了海洋,海水的富营养化进一步促进了蓝藻的繁殖和生长,也让它们生产出了更多的氧气。
富营养化的蓝藻
氧气杀死了当时大量的厌氧菌,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氧气的制造者——蓝藻本身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绝大部分的蓝藻也随之死去。
大氧化事件中,灭绝和死亡的生物具体规模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上个月一个研究团队给出了一个预估的数值。
研究团队通过计算得出导致生物灭绝的大气氧气浓度。再根据对不同年代岩石中晶状重晶石的分析,得知实际当时大气中的氧气水平,通过大氧化事件前后的对比,大致估计出有多少生物死于那次大灭绝中。
根据计算,经过大氧化事件后,地球上的生物碳量下降了差不多100倍。关于这个生物碳量,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生物的总重量。
虽然“大氧化事件”不被看做是生物大灭绝事件,但是在这次细菌大灾难中死去的绝对生物量足以令地球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生物大灭绝黯然失色。
大氧化事件后,一小部分厌氧菌在大洋海底中幸存下来,而蓝藻最终进化出了植物。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浓度也逐渐稳定在了21%左右,没有人知道这个浓度还能维持多久,我们只知道,在地球历史上,有那么一群数目惊人的细菌,就死于我们每天都呼吸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