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眉山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洪泽湖罕见旱灾!最惨的养殖户损失200多万,不少养殖户绝收

2019/10/4 23:58:21发布180次查看

洪泽湖东北岸的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刘延明的鱼塘刚经历了一场“浩劫”。本以为今年只是雨水少,谁知到了7月下旬,苏北又受高温天气持续烘烤,刘延明养殖的3万多斤鱼和上千斤螃蟹阵亡,经济损失数十万元。
刘延明家世代以渔业为生,自懂事起就跟着父母养鱼,从没见过眼前的状况。他家的鱼塘本是洪泽湖的一部分,8月初,财新记者在此已看不见一滴湖水。湖区里的网围仍然立着,湖水边界却已朝着湖心退出七八百米,湖面长满齐膝的杂草,成片的土地干涸开裂,裂缝中嵌着蚌壳,塘中间还躺着未被分解的死鱼死蟹。“明明是个湖,现在成大草原了。”刘延明说。图为52岁的杨洪选,他是中扬镇围网养鱼第一人,他今年的损失高达200多万元,是镇上损失最多的渔户。
苏北局部地区今夏遭遇了60年不遇的气象干旱。根据江苏省水利厅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今年5月至7月,江苏省淮河流域降雨仅19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一半,6月至7月,淮河流域降雨量偏少六成以上,淮河上游来水更偏少八成以上。截至7月26日,苏北地区主要水源地“三湖一库”——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石梁河水库,可用水量仅4.24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3%。由于沂河、沭河、泗河同期基本无来水,苏北最重要的淡水水源地洪泽湖水位持续下降,7月27日洪泽湖蒋坝水位低至11.25米,低于死水位0.05米,处于枯水蓝色预警状态,水域面积由1780平方公里缩减至约900平方公里。
高温、干旱蒸掉了洪泽湖一半的湖水,也苦了靠湖吃饭的渔民。8月初,财新记者走访洪泽湖周边县镇时看到,多地渔业养殖户经历了塘口干涸、鱼虾蟹等水产品大面积死亡的状况。洪泽湖周边网围养殖盛行,由于岸坡浅缓且湖内严禁筑堤打坝,网围养殖户的损失尤其严重,不少渔户面临绝收。
但天灾只是洪泽湖渔民们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之一。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水生态保护不断重视,“退圩还湖”“退渔还湿”在地方规划中被反复强调。2017年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下大力气压减网围养殖面积,加大退圩退养还湖力度。方案称,江苏省内太湖、滆湖、洪泽湖等主要湖泊围网养殖面积约88万亩,2017年,江苏全省主要湖泊围网养殖面积要控制在85万亩以内,2020年控制在75万亩以内。
财新记者从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洪泽湖湖面的养殖面积约在32万-33万亩,约占整个洪泽湖面积的10%左右。根据洪泽湖的养殖规划,到2020年,洪泽湖的养殖面积需要减少到20万亩,2030年缩减到洪泽湖面积的1%。这意味着,随着还湖政策不断推进,渔民们告别湖区或成必然。
淮河流域的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位于淮安、宿迁两市境内,一共涉及三县三区,承担了防洪、蓄水灌溉、航运和水产养殖等多重功能。洪泽湖渔管办资环处处长杨其海告诉财新记者,5月由于农业夏栽需要用水,洪泽湖水位通常较低,到7月汛期,水位按理应该上涨。“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上游不来水,到了7月洪泽湖的水位就一直没有上去。”
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指挥中心主任孙洪滨此前向媒体表示,今年苏北出现如此严重旱象,原因有三:一是本地降雨量历史同期最低;二是淮河上中游来水接近断流;三是主要湖库蓄水量显著偏少,洪泽湖可用水量仅12亿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7.4%。7月22日起,苏北地区持续高温,淮安和宿迁的气象部门分别三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给本就缺水的鱼塘致命一击。“我们死鱼最严重的就是气温三十六七度那几天,哪怕还有一点水,鱼都被直接烫死了。”有110多亩养殖塘口的刘延明说。8月11日,“利奇马”台风终于带来一场降雨。但刘延明觉得太晚了,“这几天下雨水位回来20厘米,但鱼苗是一年一投的,今年季节过了,投不了苗了。”
刘延明采用的是网围养殖,即用网片在适宜水体中围成一定面积的区域,通过人工投放鱼种进行养殖。上世纪90年代,“水下坝,水上网”的围网养殖方式以其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在一些沿岸乡镇广泛应用。但比起内塘养殖,网围养殖在天灾面前比较脆弱。渔民们称,常见的灾害天气,如洪水、冰灾、大风,都有可能淹没或刮倒网围,造成大量鱼蟹逃逸。旱灾则更为棘手。《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在湖泊保护范围内圈圩养殖,已圈圩从事水产养殖的,不得在现有基础上加高加宽圩堤。如果说池塘养殖可以放水保湿,增氧减饵,围网的渔户则无处取水,围垦打坝也被禁止,遇到旱象几乎无法补救。
凶猛旱情下,一些地方水利部门也尝试变通。在高家堰的围网区中,有塘口的湿地明显被翻动过。刘延明告诉记者,塘里有些坝埂属于历史遗留,如果渔民向水利部门申请并上交一定保证金,保证新打的坝埂不超过旧埂高度,地方水利局也默许渔民挖梗保水。刘延明于是从扬州宝应调来一台挖机,谈好的价格是开挖每小时550元。可光路上就耗去两三天,等挖机终于开到塘口,塘里的鱼也死光了,机器最终没有开动。更令他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挖机体积太大,开过狭窄的乡道时撞断了20多棵树,下塘时还把别人的渔船撞了个大洞,“索赔3万块,现在还没协商好”。
看着鱼在酷暑中死亡却束手无策,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的杨洪选也经历了一回。52岁的杨洪选是中扬镇养殖大户,有1500多亩网围鱼塘。今年夏天,他有800多亩塘口受灾严重,接近50万斤的花鲢和白鲢全部干死。按一斤鱼4元钱算,直接损失至少200万元。 “我养鱼20多年,没见过旱得这么狠的。”杨洪选说,最开始他曾和水利部门沟通,希望在塘里打个小坝,保一点水,但未获许可,后来鱼死得太多,对方建议他在塘子里推一道水沟。“推了水沟如果没有活水增援,它变成死水,鱼就缺氧,没用,还是死。”杨洪选只能接受损失,“你心态再不好,鱼也不会活过来。还不如乐观一点,政府能有点救济补偿就有,没有也没办法”。
杨其海告诉记者,作为洪泽湖的渔业主管部门,洪泽湖渔管办在了解旱情后已经进行了初步统计,并将结果上报。从初步统计结果看,受旱灾损失较严重的渔民约有1100多户,湖面受灾面积接近十万亩。杨其海表示,渔管办的职责是反映情况,“至于国家会不会有这方面的补贴,我现在没有具体说法”。
杨洪选也来自渔民世家,见证了网围养殖的兴起。“上世纪90年代,政府鼓励我们去尝试一下网围养殖。”作为镇上第一个成功网围养鱼的渔户,杨洪选把技术传授给乡亲,渔民们的生活很快得到改善。从最开始的100亩网围塘口,杨洪选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如今他的鱼塘有1500亩,亩产达500-600斤。走进杨洪选一家六口的“豪华”住所,他在渔业上的成功可见一斑:在这座由渔船改造的双层船屋上,居家设施一应俱全,仅客房就有十几间,码头上还有快艇和汽车。但1500亩并不是杨洪选养殖事业的巅峰,曾经他的养殖塘口规模达到2000多亩。2016年,为顺应国家“退渔还湖”政策,他拆掉了500多亩网围塘口,获得了每亩2000余元的补贴。“国家政策是大势所趋,叫我们拆除,谁也改变不了。”杨洪选说。
从航拍图片上看,围网养殖在中扬镇的普及非常直观。近岸的湖面被密密麻麻的渔网切割成一个个小块,向内湖延伸近千米。湖水退下时,湖底的坝梗显露出来,分不清是水域还是农田。围网养鱼到底对水环境有什么影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的张利民等曾于2010年发文称,洪泽湖早期的圈圩垦殖令湖区面积缩小严重,滞洪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围网养殖不仅直接破坏了湖区原有生态系统结构,高密度养殖产生的污染也会使湿地退化,污染加剧。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和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的陈磊和唐荣桂也曾发文指出,围网养殖是破坏湖区水生植被的主要因素,因为养殖分布区基本为良好大型水生植物生长地,养殖活动还会收割非围网区的植被用作养殖饵料。
一些渔民并不认同围网养殖是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中扬镇的养殖户张启品表示,以前洪泽湖蓝藻污染严重,后来政府提倡养花鲢和白鲢,鲢鱼专吃浮游生物,是“蓝藻”的克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且可以天然饲养,对环境影响微弱。受访渔民们认为,洪泽湖水质变差,农业废料和上游工业污染难辞其咎。2018年8月底,由于大量污水过境,洪泽湖泗洪县湖域暴发严重水污染事件,致大量鱼蟹死亡。检测结果显示,洪泽湖主要入湖河流中,流经安徽的新濉河、新汴河入境水质均为劣v类。后苏皖双方达成共识,一致认为此次水质异常是由于“上游泄洪夹带污水造成”。但针对污水中是否含有工业废水,坊间仍有较大争议。此外,渔民们认为,粗放式的施肥、施药可能导致农田污染,污染物质又随雨水被冲入湖内,对水质的影响也很显著。
泗洪县位于洪泽湖西北岸,管辖洪泽湖40%的水域面积,养鱼捕鱼活动发达。主管泗洪县四个辖镇水域的渔政五大队负责人毕兴伟介绍,针对洪泽湖的渔业发展现状,洪泽湖渔管办一直在推行“减量提质”。减量主要体现在网围和捕鱼工具的减量;提质则是提高渔业生产质量,如引导养殖户投放净化水质的花鲢、白鲢,严禁投入易腐烂的冰鲜鱼做饵料,对有毒有害的药物、饲料投放进行严查,对涉刑犯罪的坚决退出等。
渔民们不愿“退渔”,跟补贴多少也有关系。财新记者从多位渔民和洪泽湖渔管办处了解到,目前洪泽湖退塘的补贴大约在1500-2000多元一亩。根据《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退渔和退圩还湖的补偿标准由湖泊所在地县级政府按还湖方案确定,安置补偿资金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上级政府给予必要财政支持。
渔民们不愿“退渔”,跟补贴多少也有关系。财新记者从多位渔民和洪泽湖渔管办处了解到,目前洪泽湖退塘的补贴大约在1500-2000多元一亩。根据《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退渔和退圩还湖的补偿标准由湖泊所在地县级政府按还湖方案确定,安置补偿资金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上级政府给予必要财政支持。
作为基层渔政执法人员,毕兴伟坦承,对于在岸上没有住房、土地,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们来说,“压减网围面积,专业渔民现在压力很大”。他表示,网围养殖虽然减少了,渔民们还是可以去湖里面捕捞,无论养殖还是捕捞,退出了都有一定补偿。“但现在干养殖的都是年纪大的人,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这一行收入也不高,一般渔民一户大概50-100亩鱼塘,年收入也就5万-10万元。”政府部门也知渔业艰难,除了为渔民上岸提供资助,渔民们的水上居屋也暂时保留,每年还频繁组织增殖放流,确保渔户能有捕捞收入。尽管政策宽严并济,渔民们仍感到手足无措。“简单说就像你有一个两层的房子,给你拆了一层留了一层,水电都断了,你住还是不住,走还是不走?”不走没有补贴,走又浪费了祖传的营生,刘廷柏左右为难。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飞聊大闸蟹养殖交流群,领取价值100元免费培训课程,并领取满减优惠券!

眉山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