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固态硬盘l型接口断了怎么办 就是数据线接口,那东西和供电口一个接口底座的,直接拆开固态拿出主板,把坏掉的整体拆掉,重新买一个接口焊接上去,自己搞不定去找个修电脑的维修店让他给换一下直接换相同接口拆开直接焊接一个呗。也不能扔了是不是哪个接口?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3,台式电脑机器硬盘和固态硬盘接口坏了怎么办 自己搞不定,主板sata口多,一个挂了不影响,但是盘的sata口必须拆下电路板,用热风枪吹下损坏的,再换上好的,如果电路板上的焊盘损坏,就没有办法了。台式机,根据目前硬盘的特征,建议使用两块硬盘。一块固态硬盘用来安装系统与常用软件,另一块为大容量的机械硬盘,用来存放照片视频等大容量文件。所以你购置一块1t以上的机械硬盘,用来扩充容量即可
4,自己装固态硬盘 拆开发现msata插口没了 怎么办 修电脑的地方有没有 是笔记本吗?没有msata的话,可以把光驱位改成硬盘位。买个光驱位硬盘架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量好尺寸,一种是12的,一种是9.5的厚度,量光驱后面那个接口的位置的厚度。另外光驱上要是有什么卡子之类的附件的话,也要拆下来装到硬盘架上。1、如果是笔记本,请拆下您原来的硬盘,再安装固态硬盘到您原来的硬盘的位置。1体机安装方式与此相同,不再叙述。不需要连接线便可安装。缺点:原来的硬盘不能够再用,除非外置。注意:如果您的笔记本不是sata接口的,那就没办法了。原则上,本本只有1个硬盘位。2、台式机拆开后可以看到如图形状的接口,色彩不同不要紧,关键是形状相同。注意:上边标注的是sata3接口,说明那1种色彩的接口是都是sata3的。下边标注的是sata2的,下面这类色彩都是sata2接口。没有sata3接口的主板,请用sata2接口。用连接线接好后固定在机箱内的硬盘位便可。固态硬盘非常轻浮,用两颗螺丝便可固定。如果担心掉下来,可以买1个2.5转3.5的支架。接口不够的,去掉原来的光驱,把光驱改成usb外置装备。如果遍寻不着这样的接口,恭喜您,可以用新主机了!由于,1旦换主板,处理器和内存也差不多该换了……剩下1个机箱电源还没换。 5,ide硬盘接口断了怎么办 ide接口 (integrated- drive-electronics)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外部接口,主要接硬盘和光驱。采用16位数据并行传送方式,体积小,数据传输快。一个ide接口只能接两个外部设备。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发展过程 早期的ide接口有两种传输模式,一个是pio(programming i/o)模式,另一个是 dma(direct memory access)。虽然dma模式系统资源占用少,但需要额外的驱动程序或设置,因此被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后来在对速度要求愈来愈高的情况下,dma模式由于执行效率较好,操作系统开始直接支持,而且厂商更推出了愈来愈快的dma模式传输速度标准。而从英特尔的 430tx芯片组开始,就提供了对ultra dma 33的支持,提供了最大33mb/sec的的数据传输率,以后又很快发展到了 ata 66,ata 100以及迈拓提出的ata 133标准,分别提供66mb/sec,100mb/sec以 有迈拓自己才采用ata 133标准,而日立(ibm),希捷和西部数据则都采用ata 100标准,芯片组厂商中也只有via,sis,ali以及nviidia对次标准提供支持,芯片组厂商中英特尔则只支持ata 100标准。 注意事项 各种ide标准都能很好的向下兼容,例如ata 133兼容ata 66/100和ultra dma33,而ata 100也兼容 ultra dma 33/66。 要特别注意的是,对ata 66以及以上的ide接口传输标准而言,必须使用专门的80芯ide排线,其与普通的 40芯ide排线相比,增加了40条地线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 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 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目前硬件接口已经向sata转移,ide接口迟早会退出舞台。 优点缺点 ide接口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 ide接口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 接口加速 面对单ide主板的日渐流行,升级用户如果手上拿着三个或者以上的ide设备,则肯定要考虑这方面的解决方案。千万不要等到将所有升级配件买回来之后,再去考虑这个问题,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已经少了许多。因此,与ide设备相关的升级方案,一定要在去电脑城入货之前想好。 升级用户要解决ide设备数量大于主板支持的问题,不外乎就是从主板、ide设备和ide接口这三方面下手。但是这三个解决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很难说哪个方案是比较完美的,关键是看用户的升级重点和预算,这将直接决定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升级方案。 如果是一定要确保多个ide设备,在升级之后都依然能像升级前那样正常使用,最好还是从主板选择方面想办法。如果是比较注重主板的配置和性能,不希望用太老款的产品,那么就可以从光存储设备上面想方法。如果有二个或者以上的ide硬盘,老硬盘是主要用于资料备份的话,那么可以从ide接口上面想方法。 三大解决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接下来会给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从主板入手:果断放弃单ide 无论是双硬盘单光驱、双光驱单硬盘,还者是双硬盘双光驱,只要它们都是 ide接口,用户是打算在升级之后继续使用,那么用户在升级平台的时候,主板方面的选购对象,最好还是不要考虑单ide设计的产品,不然它们将很难同时放到新平台上面使用。 某位升级用户,去到电脑城的某个商家的门市,准备购买用于升级的cpu和主板,他的选购对象是am2架构的闪龙2800+,以及价格低廉的c61v整合型主板,用户很快就将cpu和主板确定来了。但是,当他在交钱之前对主板进行验货的时候,就发现他选中的c61v主板,只有一个 ide接口,但是它的那台旧电脑,就有两个ide硬盘和一个ide dvd-rom,而这三个ide设备他是希望都能放到新平台上面使用。 由于当前 c61系列的主板,基本上都是只配1个ide接口,所以这位升级用户只好将目光放回c51g本身。其实c51g在性能上面并不会比c61v差,主板的配置更全面一些,最起码是标配两个ide接口,价格往往也比c61v贵一些。最终,他在460元的基础上多花了40元块,选购了一块拥有两个ide接口的 c51g主板。 其实针对intel平台,965/975系列主板都是只有一个ide接口,升级用户要想从主板入手,解决ide接口不足,可以考虑使用低端一点,不是采用ich8/ich8r南桥的主板,如945pl、945p、945gz等等。虽然主板的档次和配置都有所减弱,但却能让升级用户手上那几个ide设备继续“服役”,这个解决方案还可以值得支持的。 从设备入手:硬盘光驱该换谁 对于使用单硬盘双光驱的升级用户,三个设备能物尽其用,继续在新平台上面使用当然最好。但是如果新平台已经选定的主板,只有一个ide接口的话,那么升级就要在三个ide设备上面做一个取舍。在这种情况下,ide硬盘肯定将会得到保留,毕竟用户只有一个硬盘,没了它新平台就根本不能运行。而双光驱并不是必备的配件,放弃其中一个是逼于无奈的选择。 为了保留双ide光驱,而将另外购买一个s-ata硬盘进行升级,并不是一个太明智的做法。一来升级s-ata硬盘至少也地花个三四百块钱,费用不低。二来在单ide主板上面,要用双光驱的话,那个升级前还在用的ide硬盘,就只好“退役”。因此,让ide硬盘和主力ide光驱设备(如dvd刻录机),共用主板唯一的一个ide接口,是值得支持的解决方案。非主力ide光驱设备(如cd-rom、dvd-rom等等),既可以拆下来以作备用,或者是放到淘宝上面卖掉。 实在需要使用多一个光驱的用户,完全可以花100来块钱,另外去选购一个s-ata接口的16x dvd-rom,作为解决方案的有力补充。如果双ide光驱组合,是“cd刻录机加dvd-rom”,或者是“combo加cd-rom”,甚至可以考虑把cd刻录机和combo淘汰掉,升级换成s-ata接口的16x/18x dvd刻录机。一来dvd刻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