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如此整顿对于过去那种粗狂式发展企业的中小企业打击是很大的,传统的生产企业都是建厂房,买设备,买原材料,找工人,看别人生产什么好卖就生产什么,不断去复制,也导致市面上同类型产品太多,都没有太多核心的优势,企业要生存下去,大打价格战,市场是一片乱象重生。面对如此乱象地方政府为何管不了,除了地方政府自己的政绩以外,恐怕更多的还是管不了,这碗水真的很难端平。沿海一带的都是经济重镇,一个村里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都几十家,怎么管。政府能出面去关几十个留那一两个吗?为什么做不了,以前中国人都很喜欢单打独斗,看着旁边的人靠这个赚钱了,自己也想干这个事普遍的思维。
如此下来小作坊林立,又没有什么核心技术。
现在政府一刀切,不管你是谁,只要不达标就全关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在重点整治这种乱象,给真正有科技含量,有技术含量的企业让步。国家真正要淘汰的是那些生产技术落后,产能不高的企业。
当下的国家整体实力在不断提升,作为企业来讲也一定要跟上我们国家的大战略,做企业就要跟上国家的步伐,只有做国家喜欢的企业,国家才会支持你,政府又喜欢什么呢?国家对于“新”这个字提了很多年了,企业为什么还是没有落实下去,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新”该怎么“新”,盲目的转型,转型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去,看什么好做什么,完全是一种投机,不负责任的表现。都知道国家喜欢科技含量高的,技术领先的,我们做企业来讲,没有这些怎么办呢?科技这个不需要像华为那样上万人的研发团队,华为有几十万发明专利,每一项都能用在生产上面吗?不见得。生产型企业要想在当下环境中生存下去,一定要学会提高你的科技含量,技术的突破不是那么难,改改就好了。
现在企业都喜欢拿国家补贴,就是拿不到,总是说国家空有政策,其实是你的企业根本就不是国家想要的类型,换句话说你在这个“新”字上没有突破,这样国家的补贴对于你就是没有。地方政府其实也很苦恼,年年有指标就是不知道该给谁,作为企业来讲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技术略微提升一下呢。当下生产企业的转型不应该是盲目的去做投资,盲目的去自己不擅长的,盲目的去挑选现在好做的。只要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市场,都不应该把自己几十年的心血浪费掉。当然也有些确实没有市场的,只能当做一种情怀来使用了。
当下的企业一定要学会资源整合,合作抱团,不要在单打独斗了,谁都没有好处。合作起来一起去创新,一起去发展才是根本。